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2008年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

內容摘選自國藝會「2008年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發表文章

2009年甫開始,在地處偏遠的嘉義縣大埔鄉裡,由嘉義縣政府文化處主辦、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承辦的一場為期兩天(1月20日、21日)的研討會已然展開。在這場研討會中,有來自國外的生態藝術家Tim Collins與Reiko Goto夫婦與此次進駐大埔的藝術家,相互交流和社區共同工作及駐村的經驗,更重要的是第二天的議程安排,要與大埔鄉的社區代表及居民一起討論「如何啟動農村(大埔鄉)永續發展」,而「如何啟動」的策略,這次策劃人吳瑪悧與進駐團隊所想像的是:有沒有可能是「藝術」來啟動?

關於藝術作為啟動農村的看法,於去年(2008年)的「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中,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陳泓易助理教授所發表的一篇《土地紋理與社會倫理》論文,即是試圖向人們也向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是藝術,藝術憑什麼進入社區?為什麼不是建築、醫學或其他東西?」他先是觀察西方如何面對50年的巨大變革,再回顧爬梳台灣農村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一再被犧牲的歷程脈絡。他認為土地是所有文化藝術的根源、生命的根源,而如何重新恢復社區與土地枯竭的生命力,需要回頭來尊重這塊土地,並且如同化學變化一樣,「藝術」則將可能作為啟動逆向反應的機制與動能,讓「荒廢的土地與動能不足的社區活絡過來」。

陳泓易助理教授依此理論作為「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策展論述與行動思維,而這個「擺脫台北觀點或都會觀點的方式,來策劃屬於嘉義縣農村型態的藝術行動」的實踐經驗,也由初始即投入這個環境藝術行動並擔任執行統籌的林純用,提出《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經驗》一文。他整理敘述嘉義縣辦理的「福爾摩沙藝術節」的脈絡發展,並深切體會到「事實上藝術進入社區要克服的困難還很多,彼此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同樣觀照如何重建我們對待臺灣本土世界的態度,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李謁政副教授於「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中發表的《體享地方美學:恢復台灣本土世界的真實感受》一文,可以提供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文中指出「地方決非落伍、破敗的代名詞」,然而面對地方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遮蔽」處境,包含人與土地的感動消失、地方「藝能」的消失、自我凝視能力等的消失,論文提出地方美學的建構是一途徑,「地方美學」不僅作為對抗現代化對地方的扭曲與改造,在此也朝向一種「發現性與詮釋性的美學」,具體的實踐方式應在於文化詮釋、再現跟紀錄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擔任評論此篇論文的高師大美術系陳瑞文教授認為,此篇論文中所提到的藝術主張,如地方的陶藝,更接近於回歸到「藝術」之前的原始手工技藝,對於藝術家進入社區,不是基於改造訴求,毋寧更是秉持認識、發現、詮釋和紀錄的謙虛精神。在此也提供研討會上另外兩篇發表的案例論文參考: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福興穀倉藝術介入計畫策展人陳一凡教授發表的《交會於歷史的迴廊——內部景觀:福興穀倉藝術介入計劃》及由返鄉紀錄社區工藝史的彰師大美術系陳世強副教授發表的《「西鄉情藝」—宜蘭市鄂王社區的傳藝經驗》。

文章來源:http://www.ncafroc.org.tw/abc/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