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2008年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

內容摘選自國藝會「2008年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發表文章

2009年甫開始,在地處偏遠的嘉義縣大埔鄉裡,由嘉義縣政府文化處主辦、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承辦的一場為期兩天(1月20日、21日)的研討會已然展開。在這場研討會中,有來自國外的生態藝術家Tim Collins與Reiko Goto夫婦與此次進駐大埔的藝術家,相互交流和社區共同工作及駐村的經驗,更重要的是第二天的議程安排,要與大埔鄉的社區代表及居民一起討論「如何啟動農村(大埔鄉)永續發展」,而「如何啟動」的策略,這次策劃人吳瑪悧與進駐團隊所想像的是:有沒有可能是「藝術」來啟動?

關於藝術作為啟動農村的看法,於去年(2008年)的「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中,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陳泓易助理教授所發表的一篇《土地紋理與社會倫理》論文,即是試圖向人們也向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是藝術,藝術憑什麼進入社區?為什麼不是建築、醫學或其他東西?」他先是觀察西方如何面對50年的巨大變革,再回顧爬梳台灣農村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一再被犧牲的歷程脈絡。他認為土地是所有文化藝術的根源、生命的根源,而如何重新恢復社區與土地枯竭的生命力,需要回頭來尊重這塊土地,並且如同化學變化一樣,「藝術」則將可能作為啟動逆向反應的機制與動能,讓「荒廢的土地與動能不足的社區活絡過來」。

陳泓易助理教授依此理論作為「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策展論述與行動思維,而這個「擺脫台北觀點或都會觀點的方式,來策劃屬於嘉義縣農村型態的藝術行動」的實踐經驗,也由初始即投入這個環境藝術行動並擔任執行統籌的林純用,提出《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經驗》一文。他整理敘述嘉義縣辦理的「福爾摩沙藝術節」的脈絡發展,並深切體會到「事實上藝術進入社區要克服的困難還很多,彼此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同樣觀照如何重建我們對待臺灣本土世界的態度,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李謁政副教授於「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中發表的《體享地方美學:恢復台灣本土世界的真實感受》一文,可以提供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文中指出「地方決非落伍、破敗的代名詞」,然而面對地方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遮蔽」處境,包含人與土地的感動消失、地方「藝能」的消失、自我凝視能力等的消失,論文提出地方美學的建構是一途徑,「地方美學」不僅作為對抗現代化對地方的扭曲與改造,在此也朝向一種「發現性與詮釋性的美學」,具體的實踐方式應在於文化詮釋、再現跟紀錄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擔任評論此篇論文的高師大美術系陳瑞文教授認為,此篇論文中所提到的藝術主張,如地方的陶藝,更接近於回歸到「藝術」之前的原始手工技藝,對於藝術家進入社區,不是基於改造訴求,毋寧更是秉持認識、發現、詮釋和紀錄的謙虛精神。在此也提供研討會上另外兩篇發表的案例論文參考: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福興穀倉藝術介入計畫策展人陳一凡教授發表的《交會於歷史的迴廊——內部景觀:福興穀倉藝術介入計劃》及由返鄉紀錄社區工藝史的彰師大美術系陳世強副教授發表的《「西鄉情藝」—宜蘭市鄂王社區的傳藝經驗》。

文章來源:http://www.ncafroc.org.tw/abc/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研討會參與心得(二)

陳麗娟
臺中市原住民族公共政策研究社 理事長
1.您是否曾經參與或體驗過藝術進入社區的類似計畫?

Ans: 2008年台中市社區文化季展示社區環保藝術作品。

2.您認為藝術可以帶給在地發展那些影響?

Ans: 讓社區重新認識及創造在地文化及瞭解其文化藝術價值何在。

完整心得發表於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80/jw!sNDtspuLRUTMNiGI/article?mid=8777&prev=8798&next=8749

研討會參與心得(一)

張毓國
格瑪洛文化教室負責人
1.您是否曾經參與或體驗過藝術進入社區的類似計畫?
2007年武界部落石版文化創意產業訓練案、2008年武界部落石版文化創意產業訓練進階案、2008年濁岸石版文化創意產業訓練案,目前正規劃台中市西區安平社區環境美化計畫案。
2.您認為藝術可以帶給在地發展那些影響?
A、讓社區重新認識在地文化及其文化藝術價值何在。
B、社區文化產業應運而生。
C、建立保存社區文化資產之共識。
D、社區人文、生態之美由藝術出發。
E、藝術能啟發社區居民之美感經驗,進而營造真善美之社區風情。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打造大埔成為有特色的藝術村

洪樹旺
已退休,曾任職台灣日報及自立晚報
曾任記者及採訪主任


一月20及21日大埔這個台灣中部的山中小村落,聚集了數十個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與學者及關心藝術走入村莊的人,共同研討{藝術作為啟動農村永續發展的策略}的議題,凸顯出偏遠地區的村莊受到了重視,大埔的發展有了起頭,也可以說大埔的再造有了好的開始。
來自國外的生態藝術專家Tim collins與Reiko goto兩人從環保眼著,強調維護好山好水的重要,以免自然環境再遭破壞,這對大埔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曾文水庫啟用不到40年,蓄水量已少了一半,今為了它的功能再擴大,要再加高壩堤,提高蓄水量,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庫的淤積嚴重,也就是集水區的水土保持做得不好。大埔村與水庫關係密切,兩者要永續發展下去,首先要重視樹木與河流等大自然及其特有的生態,有好山好水好風景,大埔才能永遠處於世外桃源之環境中。日本的東京首都大學的助理教授山口祥平介紹日本的藝術村,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日本也相當重視文化藝術。
本地駐村藝術家們與大學藝術團隊以短暫的個把月時間,在大埔村的街道上擺設藝術家具,利用空間設{天梯},美化街道指示牌,在醒目的路口牆壁上畫上{生生不息}的壁畫,給當地特色的竹筒厝新的生命,為村民設計有創意的店面與店招及攤位,在街道中心點的垃圾堆打造成{266園丁的異想世界},並讓歐都納的空間更具藝術。藝術團隊成員並與居民互動對話,請他們用圖畫紙畫出對自己或對大埔的願景,同時帶著當地學生們,蒙著眼睛走在大埔街上,讓他們說出感覺或店舖名稱,以加深他們對村內的認識。至於兩位外籍的駐村藝術家,則教導學生們如何利用當地的特產竹子,製作寫上字或畫上畫的存錢筒,並設法找出當地的歷史文化藝術特色。
兩天的研討會中,藝術家各自談了他們的想法與做法,而參加座談會的居民也發表他們的看法。開咖啡店的老闆道出藝術村能帶進遊客到大埔來的期望,要開素食餐廳的大埔媳婦說,在大埔光靠男人種竹筍或破布子是很難生活的,所以她要做個小吃生意,以貼補家用。開文具店的阿松伯指出,大埔鄉的面積是嘉義縣次大的,但是人口卻是最少的,只有三千多人,大埔的曾文水庫是全台最大的,但空有好山好水,農民生活無以為繼,年輕都跑光了,希望藝術家的進駐能對繁榮大埔有幫助。歐都納代表則說,藝術家的進駐後,讓歐都納的空間藝術豐富多了。
經過兩天的學習及會後三周來的思考,我認為:{打造大埔成為有特色的藝術村}是大埔永續生存的最佳途徑。以曾文水庫豐富的自然生態為基礎,發展為上空有特種鳥類如老鷹盤旋,陸上昆蟲如遍地螢火蟲及水中有多種魚蝦類之生態園區。而村落則建築物形貎則待改觀,除搶救原有尚可居住的有歷史特色的竹筒厝外,並請依專家設計數種有藝術特色的住宅建築式樣,供老舊房子拆除改建或新蓋房屋之參考,以改進大埔市街現有的外貎。至於居民則輔導其發展舊有的竹藝產品,發展竹筍及破布子的加工品,以及輔導發展以當地農漁產品為食材的美食。大埔如能成為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藝術村,自然吸引國內外觀光客前來,也解決了當地的經濟困難問題。
以上淺見,提供參考。或許太過理想,實現的困難度高,但是要永續發展,就非走這條路不可。 (洪樹旺)

與大埔的對話

與會者:洪毓儀 參與心得

二十號,沿途蜿蜒,暈車來到嘉義大埔,曾文水庫的水源地,看藝術如何擾動這被悉心保護著,難以開發的社區。可能隨登山隊走多了真正的台灣山林,見識過山林聚落依山而居的自然樣貌,這個被說成缺乏開發的地方,我卻反而覺得相對有過多的人為開發。
整齊劃一的魚形市招,現代化的水泥或鐵皮街屋,一座龐然的休閒渡假村,有著涼亭、露營場與烤肉區設備完善的浩瀚公園、遊湖小艇劃過寧靜的水庫,與平地可見無異,在這裡,我竟沒有處在山中的感覺。全然不知大埔,這是我初次抵達的第一個印象。

這裡的人們,需要什麼?
聽起來,他們希望經濟繁榮,商機無限,但矛盾的是,公路通達,政府也為他們蓋了水庫,遊艇載客航行,優雅的休閒渡假村整理得光潔清幽等待客人上門,為何,卻沒有帶來居民期待的經濟利益呢?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或許正和自己的大埔第一印象互相呼應。因為,走在諾大公園裡,我試著踏進樹林裡,在落葉堆裡,枯木幹上,甚至野花草叢中尋找生命的蹤跡。不知道是季節的緣故?我們一行人的腳步太快?或是人工的干預,總感覺空蕩乾枯的林子,生態顯得單調乏味,只有自己腳步聲在厚實的落葉中窸窸簌簌作響。

湖區諾大的草原,有溜冰場、涼亭、烤肉區甚至是露營地,但是沒有人煙活動的痕跡,很多設備任憑斑駁老舊,並沒有維護,更顯寂寥蕭索。
很多人都說,自然美景與產業是這裡的賣點,但是賣的如果是大自然,怎麼不見人研究、解說或導覽這裡的自然生態?而產業也不見人來推銷,我們甚至搞不清自己吃下肚的虎魚,或是大街上所賣,令人食指大動的大頭璉砂鍋魚頭、破布子或是竹筍和這裡的地緣關係。

一路上所見藝術家在牆壁上的巨型壁畫、街角的壯觀藤竹雕塑,或是正在興土木的咖啡館,藝術家們所感動而改造的大埔,讓我一時眼花撩亂。或許還沒完工,我並沒有發現居民與它們的互動。我們在一旁熱烈參觀討論,那位豬肉攤的老板娘無動於衷繼續剁她的肉,始終沒有抬頭。


倒是夜遊老街,發現這家經過改造的親切甘仔店,厝邊隔壁路過閒話家常,三三兩兩居民來此添購日常必需品。老先生為我們開啟了騎樓的夜燈,惹來鄰居老太太側目與討論。

「ㄚ今天燈火哪會開得那麼光?」

環境美化了,老人的節儉本性似乎依然,關燈節省能源。哈哈!燈光設計得美是美,付電費的可是自己啊!很現實的問題..。我常有疑問:是人們自己感受到美而願意身體力行過美的生活?或是他人賦予了生活美感,而人們卻習於現狀,被動地接受了美的事實,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去享受這美?

很奇怪地,單純欣賞一件藝術品時,一般人往往會先被它的外在形式所吸引,然後再去細看作品背後的意涵,產生共鳴。但是這些藝術家進駐創作的作品,形式反而並不是我想觀看的焦點,初來乍到,我渴望透過藝術家的敏銳之眼,深入大埔。
新加坡藝術家朱展鵬在玄天廟口類似辦桌大拜拜的裝置,Jerome Ming 在竹管仔厝內的攝影作品,以及兩位藝術家與在地人的對話與觀察挺有趣。這些作品以藝術的形式紀錄了與人互動的過程。那是活的,有參與性與感受性的,而不只是類似裝潢工人裝修美化,或是一廂情願地加一件好東西進來的「工程」。

另外一些讓我有感覺的,是新舊共存的理髮店、居民年前大掃除的街道偶發風景,長板凳與棕毛掃把,或是夜逛竹管仔厝所見的美麗光影,這些,可不可能成為創作的靈感元素?



研討會最後一天的綜合論壇,比較讓我驚訝的,是幾位外國藝術家的觀察報告,有很多的開放性思考,與我參觀與聽講中,潦草在紙上記錄下來,閃過腦際的念頭吻合。並且發現東西方所關懷的面向,各自呈現東西文化的差異。
Tim Collins 與 Reiko 夫婦宏觀地發表他們認為人與自然、人與事物以及人與人的關係,以至於他們無法理解,人們不先去探討自身生存的環境的危機,卻停留在關注小我的利益損失,有何意義。
朱展鵬以一個海外華人的身分,提出東方社會最重視的人我人際關係,居民的三姑六婆閒話家常,與盛情邀請的茶會...,人情如何影響一件工作的運作,很貼切。
這些觀察,也許可以說明,即使是以藝術為主要策略,還是需要跨領域整合的原因吧!


土地、陽光、空氣與水,人類賴以生存的要素,大地之母孕育著動物植物各式物種。人並非唯一的住民,尚且與這環境發生千百種關係,而讓世界多樣多采。

人類居住環境的品質,來自於動植物生態的完整、山坡地水與土的保持、公共設施的完善規劃...。人們在土地上生活,則會有食衣住行育樂種種需求,人文的脈絡,會在進行的宗教節慶活動與教育等層面顯現出來。

換句話說,或許介入的初始,我們該先去思索,在這環境中,有什麼是可能是遭到破壞便一去不復返,或是將來可能花費更多資源與金錢去彌補,必須先去關照的議題,而什麼是可以透過有效的方法慢慢去發現、彰顯與改變的。

或許,我們需要的是,政府公部門在基礎調查上提出具有遠見的城鄉規劃。而藝術家如果能把敏銳的觸角,用來多理解,學習不同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 ,或許能從這些在地的紋理當中,引導居民自己觀察思考,在地擁有什麼,缺乏什麼,並且還有潛力開創些什麼,分享可能表現的形式,將改變的工作交還給居民執行,藝術家只是參與和協助者,或許會更有活力,更具意義吧!

畢竟,生活在那裡的主體,是在地居民而非藝術家本身,居民也必須不斷學習,因為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除了交給一群有權力有資源的人如此做,那樣改變,還能有什麼樣的選擇可不是?
當然,這樣的理想,絕不可能在被限定好的工作天內完成,這也是為什麼回到南部遭遇許多差異的衝擊之後,我越發感覺人作為主體的重要性,觀念的改變才是契機。
與其說擾動,倒不如說是分享交流、教育與再學習。擾動有立即性的破壞力,不見得讓人ㄎㄧ ㄇㄛ ㄐㄧ˙好,觀念品質的提升,卻是潛移默化的緩慢進程,比較可達到心甘情願,皆大歡喜。
寫到這裡,就會覺得自己又在思考一些難解或無解的問題了...。

二十二日搭火車回到高雄,不急著回家,閒晃到後車站瞧瞧「高雄五分埔」年前的熱鬧景象,穿過昏黃的地下道,走過後車站鐵道旁環境惡劣的住宅區,赫然發現驚奇。

一戶工廠外,有人將這些可以構成雜物堆積,凌亂髒污的角落,用我從沒見過的形式,創造出既奇特,又有美感的庭院景象來,既展示,也綠美化,在鐵道周邊吵雜又惡劣環境中,令人眼光為之一亮。駐足拍照時引起住民側目,趕緊打聲招呼,門外一個粗聲粗氣的女工對我說:ㄏㄟ係我爸弄的啦!當場令我崇拜不已,很想訪問一下這位阿伯。

如果,任何人對於美都是具備感知能力的,並且願意為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嘗試與學習,只是他們不曾習得美的理論,不曾上過嚴謹的藝術課程,那麼我們可以透過什麼可貼近的方式,讓他們去發現,然後願意在生活中繼續創造呢?

以前看過「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紀錄片,藝術家住進加爾各答亂七八糟的紅燈區,給他們一台二手相機,教導當地的孩拍攝自己眼中的生活,而引發出連串的議題,透過這些孩子的鏡頭,我們看到更多創作的可能,那是一個我所見過非常觸動人的例子。

誰才是藝術家?在我心中其實是愈發變得疑惑了。

看似冷清失落的大埔,是不是還有什麼,是只知道藝術如何如何的我們,沒去注意到的呢?那天在下山途中和大大樹的鍾適芳聊到聲音,聊到音樂,我發現那也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角頭音樂的陳建年「大地」或是大大樹「檳榔兄弟」裡那種同時收錄演唱者與在地居民對話片段的雜音,很得我心,很貼近人,也很親切,音樂本身的靈感來自在地,有互動。鍾適芳說起未來在大埔的聲音計畫,蠻令人期待。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天梯






藝術家王文志的作品天梯,利用一座小型兒童遊樂場及涼亭作為基地,創造一座以藤竹為主體往天空延伸的有機體。王文志本身的作品即是以山上的木頭、竹子、藤等為主要創作材料,而他時常大量使用的藤即是由大埔的山上所採集,因此這次在大埔藝術村這件作品對藝術家本身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竹子及藤原本為大埔所常見的材料,要如何用在地居民早已習以為常的素材創作,並且創造新的體認及視覺感官,對藝術家而言是一大挑戰。製作過程中,藝術家邀請在地的工班師父一同上山採藤並參與作品的創作,融合藝術家本身的視覺觀念加上在地採藤師父的傳統工法共同創作,從其中探詢大埔當地的新語彙。

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研討會(1)




攝影/蔡坤龍

這次大埔藝術村的研討會請來國際級的生態藝術家Tim Collins及Reiko Goto夫婦與會,暢談他們所提出的“生態參與(Participatory Ecology)“概念及操作,並且介紹他們在美國及英國所執行的生態藝術創作。
從1997-2005年,Tim 及Reiko為卡內基美濃大學創意探索工作室的客座研究員。與一群跨領域的合作團隊,共同策劃製作 “3River-2nd Nature”,一個為期五年的計畫,集合了藝術家、科學家、設計師及在學學生一同為賓州Allegheny郡沿著河岸的後工業公共空間與環境進行改造工作。2005年秋天策劃展覽: “Groundworks” ,藉由這個展覽檢驗了國際各式面對藝術、環境以及土地規劃方法。
由於兩位藝術家對生態藝術創作有著多年的經驗,在針對大埔藝術村的執行規劃上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省思,尤其在於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及相處層面提出許多簡單卻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替此研討會提升至國際的視野,以下提供兩位藝術家的網站供讀者深入了解其作品的相關資訊。
3River-2nd Nature: http://3r2n.collinsandgoto.com/
Tim: http://www.wlv.ac.uk/default.aspx?page=15331
Reiko: http://www2.rgu.ac.uk/subj/ats/research/staff/go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