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研討會(1)




攝影/蔡坤龍

這次大埔藝術村的研討會請來國際級的生態藝術家Tim Collins及Reiko Goto夫婦與會,暢談他們所提出的“生態參與(Participatory Ecology)“概念及操作,並且介紹他們在美國及英國所執行的生態藝術創作。
從1997-2005年,Tim 及Reiko為卡內基美濃大學創意探索工作室的客座研究員。與一群跨領域的合作團隊,共同策劃製作 “3River-2nd Nature”,一個為期五年的計畫,集合了藝術家、科學家、設計師及在學學生一同為賓州Allegheny郡沿著河岸的後工業公共空間與環境進行改造工作。2005年秋天策劃展覽: “Groundworks” ,藉由這個展覽檢驗了國際各式面對藝術、環境以及土地規劃方法。
由於兩位藝術家對生態藝術創作有著多年的經驗,在針對大埔藝術村的執行規劃上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省思,尤其在於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及相處層面提出許多簡單卻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替此研討會提升至國際的視野,以下提供兩位藝術家的網站供讀者深入了解其作品的相關資訊。
3River-2nd Nature: http://3r2n.collinsandgoto.com/
Tim: http://www.wlv.ac.uk/default.aspx?page=15331
Reiko: http://www2.rgu.ac.uk/subj/ats/research/staff/goto.html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有一個外國人在村裡







Mr. Jerome Ming 是一位英國籍,目前住在柬埔寨的藝術家,受邀到大埔駐村並且完成一件作品,第一次來到台灣就直奔大埔鄉,Jerome的到來在大埔村民間談論開來,尤其是村裡的小學生,看到Jerome在街上閒晃時,也總喜歡跑到他身邊,害羞的說出自己懂的英文。
據Jerome自己表示,由於他從來沒到過台灣,對於台灣的風土民情完全不了解,而語言上面的隔閡,讓Jerome更難以用語言說明自己的來意,然而,Jerome並不急著讓村民了解這個案子,而是讓村民習慣有這麼一個"外國人"住在我們的村莊。漸漸的,許多村民開始打開心胸跟這位和我們長的不太一樣的人比手畫腳的訴說大埔的故事,語言上的隔閡在此時反而成為一種優勢,因為沒有語言所可能造成的曲解及誤會,Jerome跟村民的溝通方式是更直接的肢體及眼神,這是非大埔居民的其他台灣藝術家所難以感受的。
Jerome的繞街行為變成他每天的例行公事,他更進一步的跟村民交談,談談在地居民對於大埔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Jerome意識到了大埔這個地方人口嚴重外流及年齡層老化的狀況,因此,他對於在地的年輕大埔人,無論是留在家鄉的或是出外打拼的,他們對於自己的家鄉有什麼感覺做更深入的探討,然而,要召集大埔在地的年輕人並非容易的事,雖然透過居民的宣傳及村長的大力放送(中央廣播),能夠來參與的年輕人還是相當的少,Jerome感受到這次駐村計劃時間上的不足,難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多年輕人的想法。過程中,唯一讓Jerome感到欣慰的是,有三個留在大埔的年輕人(阿彬、昱廷及建男),總是不辭辛勞的參加每一次聚會,而且積極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帶著Jerome及策展人吳瑪俐老師到大埔的制高點白馬亭上去,用不同的高度看看大埔這個地方,這樣的感動,讓Jerome構思出在這段時間所要完成的作品。
Jerome在大埔居住的這一段時間,使用手邊的相機記錄他眼中的大埔,而一系列的大埔照片,Jerome並非自己完成挑選及編排的工作,他找了阿彬、昱廷及建男來幫助他詮釋這些大埔影像,而這三位在地大埔人對於照片的編排及影像語言的解釋更讓Jerome感到驚喜,因此,Jerome順水推舟的編排出由三位參與者共同合作的一系列照片,而這樣的結果讓Jerome感到非常的滿意。
最後的呈現,Jerome選擇在一棟久無人居的傳統竹筒厝裝置他的照片,他選擇這個空間的原因是因為這裡存在著許多新舊交錯的痕跡,例如年代久遠的傳統建築裡存在著後來加上的電線網路,屋頂的鐵架結構就架在原來的竹筒屋頂結構下,如此新舊共存的協調及衝突,某方面也跟Jerome在大埔的創作概念相呼應,因此Jerome在此完成了他在大埔的創作及體驗。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大埔盈春




攝影/蔡坤龍

由高師大藝術團隊舉辦的大埔盈春活動,在信仰中心北極宮前帶領小朋友及居民製作春聯及窗飾,在DIY的過程中增添對傳統年節的期待,以下為轉貼活動內容介紹:
作品以「春聯」的傳統意涵,使居民對環境意識能凝聚,藉著「DIY創意春聯製作」引導居民從「書寫」與「繪畫」、「剪貼」等創造狀態中的藝術行為,在不限於時間源頭的文化氛圍中,重現當地「思想」與「人聲」開端的溯源能力,藉著居民在製作春聯的過程,連接居民意識到環境中的特色與亟待轉化的地方意識;「DIY創意春聯活動」的藝術目的在居民過程中的參與,活動是為活化參與者(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進而營造參與者對大埔(人與環境)所處環境的體認,從活動執行到結果展現的歷程來呈現作品「大埔盈春」中「風生水起好運來 春暖花開人暢懷」的精神,影響一個文明走向的文本源頭,讓存在於困境中的思索與面對生活當下間的思維,轉化出藝術與環境之間具有持續對話性的趣味空間感。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高師大藝術團隊



攝影/蔡坤龍

高師大藝術團隊為高師大跨域所研究生以及張馨尹,曾柏仁,陳清嵐等共同組成,此團隊的執行內容將以深入在地為主要目的,希望在探訪及互動的過程中能夠讓居民親近這次的藝術村行動,團隊也能因此與當地居民建立對家鄉的情感,以下為轉貼高師大創作內容說明
一. 我思.我在--故事時間:繪本[約瑟夫的院子]或[石頭湯]
好的故事可以帶來改變的力量,利用說故事作為一種自我發掘的方法,創造一個活潑的思考空間,提升人與人在互動之間的有效溝通能力;將故事的隱喻與人在環境中的諸多議題做連接,使參與者有感環境與自身的關係,並從故事的情境中產生對所處環境的對應關係。

二. 我做.我在---DIY創意春聯製作
以對話式的指導方式,使參與者藉由構思[圖案]或[選擇字句]的過程,產生對環境意識的組織與構成,在創作的樂趣中,[透過動手做]中的行動,攪動內在對環境的體認與認同感。

三 . 我說.我在---作品發表與心得分享
藉著[說]或[秀]作品的分享,表達參與者的想法,使參與者表達其作品的精神,引發內在對自身、環境的自信。

四.「大埔盈春」作品展覽的整合
依參與者的[作品]狀態做適時的調整,後製為[大師工作營]之成果展,將參與 者的付出過程,以藝術性的手法交融,提升整體活動中以藝術的靈活 性作為操 作工具的美感展現。

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垃圾山即將變成花園






攝影/蔡坤龍
由三位台南藝術大學博士班學生簡偉斯、陳宣誠、鄭乘騏以及多媒材藝術家簡吟如、金工藝術家陳明慧共同組成的WYMXC藝術團隊正式進駐大埔社區,這個團隊負責的點為大埔郵局旁邊的空地,這塊空地在今年元旦前還是一處垃圾山,直到社區清潔日才發動村民將垃圾清乾淨,此次集合了紀錄片導演、建築師、藝術家的藝術團隊將在此地打造一座花園菜園,讓生生不息的綠色蔬菜能在此地發芽成長,並且能夠具備花園的功能,能讓村民在此地休憩遊玩,藝術團隊將許多早先整理垃圾時找到的瓶子作為裝飾素材,目前整個空間正在慢慢形成,讓我們期待這座由垃圾空地轉變而成的美麗花園開張的一日。

大埔國小出走拍照





攝影/蔡坤龍,李正書
大埔國小的小朋友,在學校用心的策劃下,於期末考結束後舉辦攝影比賽,這次比賽的主要重點為大埔之美,讓小朋友能夠透過相機的視窗,捕捉屬於他們自己的大埔景象,也藉由攝影的過程,重新了解他們自己成長的土地。校方非常貼心的準備了數台數位相機借給小朋友使用,並且規劃路線,校方更配合這次大埔藝術村的計畫,讓計畫中藝術品設置的點為主要拍攝的重點,結合此次計畫及學校的攝影比賽,小朋友能更瞭解大埔默默在發生的許多美好的事物並且透過相機捕捉下來。

小學生竹筒製作





攝影/蔡坤龍
由於農曆新年的到來,新加坡的藝術家朱展鵬發展出一個想法,一方面可以跟小學的小朋友互動,一方面可以符合過年的氣氛,那就是到小學帶小朋友製作竹存錢筒。竹筍是大埔很重要的一項特產,所以竹子是很容易取得的材料,朱展鵬商請在地的師傅上竹林砍竹子,並且裁好適當的尺寸,然後藝術家親自將竹筒打磨及鑽洞,並且準備了每個小朋友一盒的彩色蠟筆、亮片膠及紅色緞帶等等材料供小朋友使用,待所有材料都準備齊全,就是讓小朋友自己發揮的時間,小朋友可使用蠟筆及亮片膠盡情的在竹筒上揮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做出屬於自己的存錢筒,然而有小朋友好奇的問,錢存進去以後要怎麼拿出來,那當然只能把竹子劈開,才能拿到自己辛苦的積蓄。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豬樂園

村民(右)詢問俊明改造狀況
豬肉攤改造過程

攝影/李正書

藝術家林純用所設計的豬樂園正式動工,藝術家商請對漂流木創作有獨到功夫的師傅俊明先生幫忙,由俊明先生所帶領的藝術團隊(木工老師傅們)進行豬樂園的木工創作。
豬樂園是豬肉攤位改造計畫。由於水庫的關係,大埔村能夠撿到許多曾文溪上游漂流下來的木頭,因此藝術家就以漂流木為素材,將豬肉攤重新改造;保留豬肉攤原有的骨架,俊明的藝術團隊挑選適合的漂流木裝釘於骨架上,讓原本已經銹蝕的鐵架豬肉攤呈現一種新氣象,同時又帶著濃濃的古早風味,當然,這個改造的動作引來比以往更多民眾的詢問跟側目,實際上,計畫在實行初期,村民對這樣的藝術進駐社區計畫反應通常是冷淡的,但是一旦看到許多事情的發生,村民會態度大轉變的詢問及猜測,身兼執行統籌及駐村藝術家的林純用先生早已預料是如此的結果,他認為計畫實行後引起許多正反兩面的聲音是必要的,讓村民慢慢的對這一類的計畫能夠有所認識及熟悉,日後即能產生更多參與的意願,也希望村民能夠相信,藝術是真的能夠美化生活的,而非只是遙不可及的名詞。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養生家園店面改造





攝影/蔡坤龍,李正書

藝術家吳娟的養生家園店面改造,在店家主人的大力協助下,馬賽克風格的桌椅及地板都慢慢的成型,工程進行中也引來許多民眾的詢問,吳娟除了負責此一店家改造外,還有街道家具的設置及指示牌美化,也將在近期陸續動工。

壁畫與國中生

工作中的純用
藝術家與國中生

攝影/蔡坤龍

藝術家林純用選擇大埔街上一處房舍的壁面作為他創作的布,發揮他油畫的專長,以大埔的人文及自然物種的特色為主體,於壁面上創作壁畫,有趣的是,這個地點剛好位於大埔攤商聚集的街角,許多路過的村民以為他是一位油漆工,經過一番解釋之後,村民終於了解他是一位藝術家,了解之後的村民第一個反應就是,是否藝術家也可以去他們家裡做些什麼?
藝術家的另一項任務是帶領大埔國中二年級的學生認識大埔這個地方,在校方的配合下,藝術家在學生課餘的時間與這班學生互動交流,跳脫原本校方期待的死板藝術課程,藝術家帶著國中生走在他們平常必經的街道,訴說著學生們不曾聽過的大埔故事,當然也介紹藝術家的作品,從學生們的笑容及肢體表現看來,能讓他們逃離壓力沉重的教室其實也是藝術的另一項貢獻。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大埔—記憶、想像與新的認同

地方從未完成,而總是處於流變(becoming)之中。
(引自Tim Cresswell: Place)
大埔—一個不斷改變的地方,就像許多台灣的農村,隨著時代演變及產業需求,一而再的面對地方轉型的挑戰與重塑的課題。

曾經,大埔因為國民政府遷台,而有大批被視為異議份子的榮民,非自願的被安置到現在的西興村,肩負開發築路的工作…。曾經,住在平原地區種稻維生的農民,因為水庫興建,而移居山邊成為筍農。當竹筍加工業不再興盛,聚落街道從此安安靜靜;年輕人出外工作,留下老人與小孩…。

然而大埔也因為這份安靜與失落,以及做為水源保護區而得以避免掉台灣大多數城鄉所面對的過度開發,環境遭致破壞的厄運…。
在這個失與得之中,透過藝術看見地方的魅力,便是這個以藝術來重塑地方,進而召喚出場所力量、創造新的地方認同的計劃主要構想。

地方感的塑造
為了讓更多朋友一起參與這個有關地方塑造、認同與想像的課題,我們透過三個不同方案的設計,希望讓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功效。
分別是:

一、藝術品設置計畫
邀請嘉義傑出的藝術家王文志及吳娟,在大埔鄉重要路口設置系列性,具公共意義和創意的雕塑,以彰顯地方特色,並且讓人對於地點以及材料運用,獲得新的想像與學習。

二、藝術駐村計畫
除了王文志及吳娟兩位藝術家將以駐村方式完成作品設置之外,為了讓更多藝術家有機會從不同角度來再現大埔,並且做為未來大埔藝術村經營及操作模式的參考,我們將與台北國際藝術村、英國在台協會等單位合作,邀請國內外藝術家短期進駐創作,讓人看到大埔這個地點所能開啟的藝術家能量,以及這些能量所可能散發和影響大埔未來的可能。

三、大埔鄉藝術村的設立與經營研討會
由於大埔鄉位在嘉義縣最南隅,幅地遼闊,鄉內擁有全台第一大的曾文水庫,是目前少數未被過度人工開發破壞,低密度建築管制的地區,為一自然環境優異的綠色鄉鎮。然也因曾文水庫淹沒耕地達六百甲之多,隨著時代的變遷導致鄉內人口外流、老化問題嚴重,由於其獨特的社會背景,藝術村如同共同生活理念之實踐場域,強調生態、政治、社會及文化狀態的議題探討與對話。所以未來大埔藝術村的想法若能予以實踐,應針對自然生態、減碳計畫、地方特殊產業等面向來作為其基礎。為此,研討會將邀集各方學者與藝術工作者就以上的地方課題來積極研議大埔設置藝術村的可行性。
透過這三個方案,我們希望顯現ㄧ個微觀的地理學,讓失落的/無名的空間,變成再現公共/歷史以及開啟創意的空間。